Feb 07,2012
大陸保安業之投資與合作 答客問

摘自保全會訊Vol. 3, Dec. 2011

受訪者:劉東奇、郭志裕

採訪:林子翔


 

Q1:大陸保安業之現況如何?保安業未來前景如何?

 

  由於中國百分之八九十是公安局的市場,可能在未來市場會產生微妙的變化,但這一年來變化還不大,因為中國在政策上還是會先開放給原來既有的物業公司來經營。市場需求越大,預估市場競爭也會越多、挑戰越多。

 

Q2:大陸保安業與台灣保全業有何區別?

 

  首先在運作思維與台灣人是完全不一樣的,例如:台灣男生都服過兵役,知道什麼叫做立正跟稍息,在中國許多人是從來都沒有被訓練過的。另外,因為城鄉差異大,從鄉下來的人對於企業間的基本應對,也是完全沒有經驗。舉例來說,在台灣找個員工,訓練兩三天就可以上任,但是在中國,職前訓練不只教育員工專業上的知識,對於應對進退禮節及服從...等,也都必須從頭開始教起。而且,許多員工來自各省份,除了要供吃、住外,還要集中住宿管理訓練。由於中國各省文化差異大,口音也不同,所以在中國經營企業有可能遇到台灣碰不到及無法想像的事情。

 

Q3:如何至大陸投資與經營保安業?台企保安業如何適應當地環境?如何與當地保安業競爭?

 

因為大陸早已是市場經濟,企業本身需有一定的財力及實力,在北京、上海這種大城市投資,因為前五百強的國外企業主要集中在那裡,所以不只是要跟當地保安業競爭,也要跟國外保全公司競爭。台資保全公司,如果沒有品牌知名度、沒有好的人才與管理制度,在中國是難以生存的。所以,前往大陸發展,要先經營自有的品牌,加上豐富的管理知識,才容易生存,如果沒做好準備,會傷到自己的根基。唯有品質跟人才兼具之後,才能扎根台灣,放眼大陸。 在競爭方面,台灣的優勢在於有很好的服務業概念,由於保全業是典型的服務業,不是傳統公安局保安公司的經營模式。用服務及滿足客戶需求的角度建立市場,這就是競爭優勢。所以先把跟大陸企業競爭的優勢找到,把服務做好,建立自己的品牌,才有優勢去競爭,這也是大陸保安業者目前無法做到的。 但是台灣保全公司到中國發展,如果勞、社保不保或是退休金不提撥等作法,在中國很容易被點名或是遭到投訴,因為大陸很注重此一基本原則,而且台商算外資,只要發生類似狀況,在中國特別顯眼,公司就很難繼續營運。中國保安市場雖然大,透過市場機制,能不能競爭,才是重點,所以如何獲得合約、如何把人才訓練好,這都是很大的學問。

 

Q4: 目前大陸保安協會與中華保全協會有無合作方式?

 

目前兩岸協會合作部分,從去年(2010年)開始與中國保安協會正式訪問,主要以人員間互相訪問為主。明年預計舉辦兩岸四地(台、中、港、澳)保安協會研討會,透過此類活動及研討會來進行業界交流。目前協會鼓勵兩岸各地透過協會為窗口,進行保安企業合作。未來兩岸協會預定推動各項計畫,促進產業升級與發展。 Q5:在大陸經營保全業是否要和當地公安機關配合?如何配合?

 

由於保安業在中國屬於敏感行業,常會與公安部的決策配合,通常稱為「政策配合」。中國現階段還是屬於比較「人治」的情況,所以在公安部一聲命令之下,企業只能配合。例如去年(2010年)上海世博會,公安局要求保安公司派出人手支援,企業通常只能配合,但公安局也會釋出一些合約機會給企業當作回饋。類似的情況在台灣不會出現,主要原因是企業會透過市場機制來競爭,比較沒有「人治」的情形出現。 Q6:台灣保全公司未來在大陸應如何發展和布局? 如果台灣保全業者要去大陸投資的話,要先做好以下幾點:第一、子彈(資金、知識等等)要有充份準備。因為在中國主要城市投資的企業,通常都是有競爭實力或有人脈的企業,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與管理知識,面對市場競爭,很容易被淘汰。第二、要花時間投入。第三、要從新學起。例如,台灣通常把最優秀的幹部派遣到中國,這是最失敗的因素之一,因為優秀的台籍幹部習慣沿用台灣成功的運作模式,人都會有「習慣制約」,將這套成功模式運用到中國,卻往往是最失敗的做法。未來台灣保全業者要有人才、技術、資金、人脈及時間的投入,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有立足之地。